摘要: |
近幾年來,經日本的醫學家、生理學家研究得知,大豆的蛋白質具有不溶解性,而做成納豆后,變得可溶并產生氨基酸,而且原料中不存在的各種酵素會由于納豆菌及關聯細菌產生,幫助腸胃消化吸收。納豆的成分是:水分61.8%、粗蛋白19.26%、粗脂肪8.17%、碳水化合物6.09的%、粗纖維2.2%、灰分1.86%,作為植物性食品,粗蛋白、脂肪最豐富。納豆系高蛋白滋養食品,納豆中含有的醇素,食用后可排除體內部分膽固醇、分解體內酸化型脂質,使異常血壓恢復正常(《身體科學》雜志1994年1月號,日本評論社出版,第4頁)。 納豆適合日本的風土。日本人的主食是大米,一般以粒狀食用。納豆也是粒狀,使日本人備感親切,而且食用納豆幫助消化米飯,并使愛食用精白米飯的日本人不易得腦血管病。食用納豆的方法很多。在買回的納豆中,一般都附有芥末和調味料,攪拌一下,即可食用,多和大米飯一起吃。也可根據個人喜好加些蔥末、紫菜等食用。由于其營養價值被揭曉,食用者日益增多。如今由于食品加工技術越來越發達,納豆也被制成許多不同的口味,個人可以根據口味和需要選擇購買。 研究表明,納豆的保健功能主要與其中的納豆激酶、納豆異黃酮、皂青素、維生素K2等多種功能因子有關。納豆中富含皂青素,能改善便秘,降低血脂,預防大腸癌、降低膽固醇、軟化血管、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,抑制艾滋病病毒等功能;納豆中含有游離的異黃酮類物質及多種對人體有益的酶類,如過氧化物歧化酶、過氧化氫酶、蛋白酶、淀粉酶、脂酶等,它們可清除體內致癌物質、提高記憶力、護肝美容、延緩衰老等有明顯效果,并可提高食物的消化率;攝入活納豆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平衡,預防痢疾、腸炎和便秘,其效果在某些方面優于現在常用的乳酸菌微生態制劑;納豆發酵產生的粘性物質,被覆胃腸道粘膜表面上,因而可保護胃腸,飲酒時可緩解酒醉的作用。 最新的研究還表明,納豆對引起大規模食物中毒的“罪魁禍首”——病原性大腸桿菌O157的發育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。這一新學說是由被譽為“納豆博士”的日本宮崎醫科大學須見洋行教授發表的。在“僅限于研究室的實驗結果,但尚未搞清納豆能抑制O157大腸桿菌發育的原理”的前提下,須見洋行教授指出,納豆所含有的食用菌對許多菌種都有阻礙生育繁殖的作用,因此應當對O157大腸菌也有抑制作用。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