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了臘八就是年,過年一定送好禮,送禮就要送健康。過了元旦,保健市場“送禮”的吆喝聲又逐漸高漲。
然而,時過境遷,在2019年被嚴厲整頓、負面頻出的保健食品還受消費者的待見嗎?誕生于廣告加商超流通時代的禮品概念,在網紅時代對于保健食品營銷還有驅動力嗎?如今的保健食品還能夠加持禮品的屬性嗎?這些都成為了到了年節心有不甘的保健食品經銷商困惑的話題。
保健食品作為食品且正在成為健康剛需的基本屬性,不可能脫離民生,只要涉及民生,就一定會關聯到人情的交流,只要走進親友圈,就一定不會脫摘掉禮品的光環,試想,就連香煙這個公認的有害健康的產品都能夠在節日旺銷,更何況保健食品呢?
所以,對于保健食品而言,需要解決的不是保健食品還是不是禮品的問題,而是保健食品禮品營銷如何升級,特別是占據行業主流的服務營銷如何創新的問題。
保健食品對于禮品市場的失落,不是這個市場的消失,而是對于消費環境的恐懼和對于消費前景的誤判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:
“強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。堅持關注生命全周期、健康全過程,完善國民健康政策,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公平可及、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?!?FONT face=宋體>這是國家發展的一個大方向;
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市場規模不斷增長,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,已成為全球第二大保健食品市場。這是行業發展的一個大前提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保健食品行業應該具有把禮品市場做出彩的信心。
◆首先,行業應該認清保健食品的品質。
保健食品經過了嚴格的科學評價和注冊管理,2019年初十三部委聯合開展“百日行動”。結果2019年二季度抽查保健食品不合格率0.9%。保健食品虛假宣傳僅占5~6%。有了這個底氣,行業就應該理直氣壯地說保健食品沒有品質問題,說保健食品依然是送禮的最佳選擇之一。
◆其次,行業應該認清保健食品的屬性。
保健食品屬于特殊食品,具有個性化消費的特征。保健食品流通本身具就有兩種取向:自用和禮品。自己食用,希望提升自身健康水平;包裝要簡單,信息易于識別即可。送禮則關注商品的外觀是否美觀豪華,至于受禮人的需求,一般都不會特別在意。只要是有吉祥意義的都行。
經過市場整頓和消費教育,那些把保健食品和疾病生拉硬扯的忽悠肯定行不通,那些不關注受禮人訴求的送禮也是一錘子買賣。而深挖保健食品的功能,引導消費者過節不僅要送保健食品,而且要送“對路”的保健食品,將是行業做好禮品營銷的正道。
◆此外,行業應該認清保健食品的市場。
隨著流通渠道的多元化,消費人群的廣譜化,保健食品正在逐漸成為品質生活必須的快速消費品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在營銷中弱化其針對減少疾病發生風險的功能性,強化其立足正常人群的健康屬性,有可能激發保健食品在禮品市場的新活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禮品背后其人與人之間的交流,這個交流是互聯網@出的新營銷所無法給予和替代的。
而處于后商超世代的服務營銷,會在保健食品作為禮品流通之前,給與購買者面對面的教育和服務,給與產品先期增加了親情的賦能,這無疑會使得保健食品禮品營銷之路更加敞亮,反而言之,保健食品禮品營銷精細化、個性化、生活化的新追求,也會給在探索中從事保健食品直銷、會銷的企業,打造一個新的亮點。
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今年工作時提出,要“發揮市場供給靈活性優勢,深化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和對內對外開放,增強多層次多樣化供給能力,更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?!?/DIV>
要“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,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?!?/DIV>
由此可見,面對行業的政策利好已經呈現,趁著新年的喜慶,抓住節日的商機,以專業的精神,創新的態度,做出有生機有活力的禮品市場,肯定是保健食品行業一份有益的收獲。 |